USB Type-C 和 USB 3.1/3.2 是常見的認知混淆點!其實:
USB Type-C是接頭形狀(外型)
USB 3.1 / USB 3.2是傳輸技術(速度和功能)
USB Type-C 是一種連接埠/接頭類型,而USB
3.1 / 3.2 是一種資料傳輸協定/技術標準。
兩者可以結合使用,但不是必然相同。
· 是一種外觀對稱、可正反插的連接器形狀。
· 可以搭配不同的 USB傳輸技術使用:
o USB 2.0 Type-C
o USB 3.1 Type-C
o USB 3.2 Gen 2x2 Type-C
o USB4 Type-C
· 是 USB傳輸規格標準(protocol),定義了速度與功能。
· 舊稱複雜,後來重新命名為:
舊名稱 |
新名稱 |
最大速度 |
USB 3.1 Gen 1 |
USB 3.2 Gen 1×1 |
5 Gbps |
USB 3.1 Gen 2 |
USB 3.2 Gen 2×1 |
10 Gbps |
USB 3.2 Gen 2×2 |
— |
20 Gbps |
· 這些規格可以用在 Type-C或 Type-A 接頭上,但 Type-C是目前主流。
接頭類型 |
傳輸標準 |
USB Type-C + USB 2.0 |
低速傳輸(如廉價充電線) |
USB Type-C + USB 3.2 Gen 2 |
高速資料傳輸(SSD外接盒) |
USB Type-C + Thunderbolt 3 |
超高速 +影像 +供電(筆電對接) |
USB Type-A + USB 3.1 |
可達 10 Gbps,但不能正反插 |
項目 |
USB Type-C |
USB 3.1 / 3.2 |
歸類定義 |
接頭樣式 |
傳輸速度標準 |
能不能合併使用 |
能 |
能 |
是不是能其他搭配 |
是(如:USB 2.0 Type-C) |
是(如:USB 3.1 Type-A) |
是否代表高速? |
不是(需看協議) |
是(但視版本) |
經過以上的解說,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「Type-C」不代表就有高速傳輸或快充能力,選購時要看標示的傳輸協議(如 USB 3.2、PD 100W)。
如果需要購買線材或設備時辨別方法,建議先分析需求,再根據標示進行選購